编号
zgly000032185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基于家谱资料的死亡人数构成比的日节律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安徽省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3,23(5)
页码
878-882
年份
2003
分类号
Q98
关键词
家谱资料
死亡人数构成比
日节律
日节律
中国
汉族
遗传
文摘内容
据1506—2000年中国汉族某姓氏家谱资料, 通过常规和圆形分析死亡人数构成比的日节律, 发现男子死亡数构成比亥时、午时为高, 卯时、辰时为低, 最高值(15.09%)是最低值(3.47%)的4.35倍, 差异极显著(P<0.01)。女子死亡数构成比亥时、巳时为高, 卯时、寅时为低。最高值(16.08%)是最低值(3.55%)的4.53倍。差异极显著。亥时是阴气盛极将衰、阳气将长。午时和巳时是阳气盛极将衰、阴气将长。可见阴阳二气的转换对死亡有催动作用。男子、女子数据合并, 平均死亡高峰为22时58分。男子、女子昼、夜死亡数构成比均无甚差异(P>O.05)。男子阳时、阴时死亡数构成比分别为42.65%和57.35%。差异极显著; 女子分别为46.78%和53.22%。差异接近显著(P=0.10)。男子最大时辰死亡数构成比, 古代为亥时和午时的14.69%、近现代为亥时的15.15%。可见。在这两个时代中。男子时辰死亡数构成比无大的改变。女子最大时辰死亡数构成比, 古代为亥时的15.51%。近现代仍为亥时的17.21%, 二时代女子的时辰死亡强: 构成比也无甚改变。死亡时辰Y与死亡日(农历初一至三十)X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男子和女子数据合并。Y=11.0951+0.0617X±O.443(P=0.018)。据此式。下半月比上半月死亡时辰晚。月末比月初约晚2h。表明月相可能影响死亡时辰。男子和女子合并, 死亡时辰Y与其寿命X之间的关系受到年代影响。1701—1900年, Y=10.5401+O.0293X±O.901(P=O.042)。但整个年代Y与X的线性关系未达显著水准(P=0.113)。男子、女子时辰死亡数构成比(%)Y与时辰出生率(%)X之间分别存在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男女数据合并Y=2.859+O.657X±l.783(P=0.O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