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安徽省扬子鳄饲养种群繁殖力的参数分析及种群增长预测



编号 zgly000039372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安徽省扬子鳄饲养种群繁殖力的参数分析及种群增长预测

作者 吴陆生  吴孝兵  江红星  王朝林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暨南大学科技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全国野生动植研究与发展中心  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 

母体文献 水生生物学报 

年卷期 2006,30(2)

页码 159-165

年份 2006 

分类号 S996.5 

关键词 扬子鳄  饲养种群  繁殖  由线拟合  时间序列分析 

文摘内容 通过对宣城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三代繁殖鳄1982-2003年繁殖力有关参数的分析, 结果表明近三年来繁殖研究中心扬子鳄产卵量明显减少; 亲代受精率为(83.80±2.37)%、孵化率为(89.53±0.86)%; 发现F1受精率为(79.38±2.74)%、孵化率为(83.78±1.95)%; F2代个体受精率为(68.7±1.84)%、孵化率为(88.16±1.68)%;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F(受精率)=4.33(P〈0.05)、F(孵化率)=4.56(P〈0.05)差异显著。分析影响扬子鳄繁殖的因素发现: 产卵量明显减少可能与亲代鳄逐渐退出繁殖期、F1代鳄整体产卵能力有下降趋势、砣代鳄没有大规模进入繁殖期有关; 分析历史资料发现扬子鳄产卵窝数与4月份的温度相关性高(R=0.979, P〈0.01); 作者认为F1、F2代个体与亲代之间的受精率、孵化率有显著差异, 近交衰退、遗传多样性的丧失有密切关系。利用时间序列分析建立理想状态下饲养扬子鳄种群数量估计模型, 预测10年内扬子鳄饲养将可能达到19000尾; 根据该种群增长模式及种群年龄结构特点, 应扩大饲养规模, 特别是育成鳄饲养池及幼鳄饲养池的建设。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