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7619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薯蓣贮藏期不同部位的褐变生理生化差异
学科分类
220.1070;森林植物学
作者单位
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平原大学
母体文献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06,34(2)
页码
120-123
年份
2006
分类号
Q949.95
关键词
薯蓣
不同部位
褐变
文摘内容
研究了薯蓣贮藏期间不同部位褐变相关的生理生化差异。结果表明: 贮藏期间,薯蓣不同部位存在明显的褐变差异。两端的褐变度、总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高于中部,皮部的高于心部,使两端和皮部比中部和心部更易和更早发生褐变。两端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中部,皮部的高于心部,但心部的过氧化物酶活性15 d 后高于中部的,30 d 时与两端的相同,这与褐变度的变化规律不同。两端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低于中部,皮部的低于心部,而两端的丙二醛含量高于中部,皮部的高于心部。因此,在薯蓣贮藏过程中,两端和皮部的脂质过氧化程度高于中部和心部,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则明显低于中部和心部,导致这两个部位膜的完整性更易丧失且易发生褐变。提示薯蓣加工过程中要尽可能抑制两端和皮部的褐变,块茎采摘后不宜长久放置,应及时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