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63116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重度火干扰后天然次生林结构变化和演替动态
学科分类
220.1070;森林植物学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省森林工程与环境研究所
黑龙江省防火办公室
母体文献
林业研究:英文版
年卷期
2009,20(2)
页码
123-130,I0002
年份
2009
分类号
S718.541
关键词
天然次生林
植被演替
火干扰
火烧迹地
物种丰富度
重要值
植被盖度
相似性系数
演替规律
文摘内容
采用群落空间序列推断时间系列的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黑河地区重度火干扰后天然次生林结构变化和演替动态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选择该地区广泛分布2个典型森林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即林分类型A和林分类型B。林分类型A是以白桦、山杨为优势树种组成的阔叶纯林或阔叶混交林,分布在坡度小于25。的低坡度区域;林分类型B是以蒙古栎、黑桦为优势树种组成的纯林或混交林,分布在坡度大于25。的高坡度区域。对火烧后这2种林分类型不同植被层(草本、灌木、幼树和乔木层)的物种丰富度、植被盖度、重要值和群落相似度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火干扰后林分类型A各层物种丰富度、盖度大于相应年度林分类型B;这2种林分类型的草本层和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盖度都随火后年度的推移呈下降趋势,而乔木层呈上升趋势。通过对各层物种丰富度重要值的比较和群落结构变化分析,确定了林分类型A和林分类型B火烧后植被的演替动态过程。重度火干扰后80年,林分类型A演替趋势为白桦、落叶松混交林,灌木层以平榛、笃斯越桔为主,草本层以苔草、猴腿蹄盖蕨、红花鹿蹄草为主:林分类型B演替趋势为蒙古栎、黑桦混交林,灌木层以胡枝子、平榛为主,草本层以苔草、天门冬、小花萱草为主。图4表3参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