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三峡库区消落带桑树种植及资源利用调查



编号 zgly000081030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三峡库区消落带桑树种植及资源利用调查

作者 黄先智  沈以红  蒋贵兵  刘文波  余茂德  秦俭 

作者单位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蚕业科学 

年卷期 2013(6)

页码 1193-1197

年份 2013 

分类号 S888.2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桑树  成活率 

文摘内容 桑树是三峡水库建成以前该地区广泛种植的特种经济林木之一。2010~2013年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原有桑树的存活情况与利用现状, 以及在消落带不同高程种植不同桑品种的桑树成活率进行调查。2010年标记消落带150—160m高程区存活的原有桑树在2011年调查时已全部死亡, 160—170m高程区存活的原有桑树在2012年后逐渐死亡; 消落带存活桑树在淹水期部分须根和侧根死亡, 退水期可长出新的须根, 并能从根部萌发新枝条, 但桑树的整体生命力明显衰退。调查在消落带140~175m高程区种植5个桑品种的桑苗成活率, 结果表明: 140—169m高程区种植的桑苗全部死亡, 170~171m高程区有少部分桑苗的根茎部萌芽成活(成活率7.8%), 而在172~175m高程区桑苗的整株成活率达到87.0%; 桑品种粤桑10号、白皮荆桑在消落带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 在消落带种植茵根桑苗能显著提高桑苗成活率。消落带留存的桑树大多用于采摘桑叶养蚕或养羊, 在172~175m高程区新建的饲料桑桑园的桑叶年产量达45t/hm2, 产值近3万元/hm2。调查结果再次证实桑树是三峡库区消落带能存活的极少数木本植物之一, 可作为三峡水库生态屏障区建设树种, 并具备生态环境治理和促进库区经济发展的综合优势。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