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8268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桉树遗传育种的回顾及发展前景——桉树遗传改良是我国人工林树种改良成功的范例
学科分类
220.1510;林木育种学
作者
白嘉雨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母体文献
广西林业科学
年卷期
2006,35(4)
页码
221-226
年份
2006
分类号
S722.3
关键词
桉树
人工林
遗传改良
遗传育种
回顾
发展前景
文摘内容
桉树人工林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南方省区发展迅速的产业。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因种植材料是未经改良的, 且立地土壤贫瘠, 几乎不施肥, 因而这些人工林的生产力低下, 年均生长量仅为5~8m^3/(hm^2·a)。在经过20年的引种和改良育种研究后, 新建的工业用材人工林取得了20m^3/(hm^2·a)的持续高生长量。我国目前桉树已完成系统的种/种源/家系的选择试验。杂交育种在此基础上获得了一些较好杂交种。近年来开始为进一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于桉树育种实践, 探讨解决常规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办法, 如新品种的登记与注册、抗病品种选育、病原早期检测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无性系没有在更多区域性试验的情况下大范围迅速推开, 造成了无性系的应用不是很理想, 不能达到和环境的最佳互作, 也出现了苗木良莠不分的现象。凉爽地区的用苗和良种问题尚未解决。
下一步研究的重点须放在优良繁殖材料的再选择, 在完成第2轮选择与育种的基础上开始进入第3轮选择、不断提高繁殖材料的遗传质量。加强无性系的选育工作, 同时也要重视市场上无性系混乱的问题。今后应协调各方面的力量, 统一进行无性系鉴定、统一编号, 控制未经鉴定的无性系进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