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无机磷组分的变化及其对有效磷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37160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无机磷组分的变化及其对有效磷的影响

作者 马志敏  傅瓦利  胡宁  王改改  孙璐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09年03期

年份 2009 

分类号 S153 

关键词 无机磷形态  有效磷  消落带 

文摘内容 通过室内土柱模拟实验,采用顾益初、蒋柏藩的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了三峡库区消落带旱地和水田不同无机磷形态在表层和剖面的分布及其对有效磷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落带旱地和水田不同处理无机磷形态均是以Ca10-P为主。整体上来看,各土层中不同无机磷形态的含量是Ca10-P>O-P,Fe-P>Ca8-P,Al-P,Ca2-P。土柱模拟实验后,旱地和水田Ca2-P,Ca8-P,Al-P和Fe-P的含量都是相同水分情况下添加有机质的处理大于未添加有机质的,水分不同有机质相同时为淹水处理的含量大于湿润处理,但有机质相同时,淹水处理更利于Ca10-P和O-P向易溶性磷转化,添加有机质也会增加其含量;土壤剖面变化表现在:Ca2-P,Ca8-P和Al-P 3种形态存在底部累积现象,而Fe-P,Ca10-P和O-P的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Ca2-P,Ca8-P是旱地和水田有效磷的主要磷源,与水分显著相关的Fe-P在淹水后含量增加,也成为重要的磷源。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