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动态及自然干扰特征



编号 zgly000133796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动态及自然干扰特征

作者 陈碧华  叶功富  林捷  乐通潮  何建源  何伟  池善燕  黄克鼎  高元竟 

作者单位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福建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福建省三明林业学校 

母体文献 武夷科学 

年卷期 2008年00期

年份 2008 

分类号 S718.551.1 

关键词 武夷山天然林  林隙  动态  自然干扰 

文摘内容 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星村镇桐木村茅排及观测站附近天然林中3个样地共25个林隙进行调查,探讨了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动态及自然干扰规律。该天然林林隙形状近似于椭圆形,椭圆的长短轴比率EG和CG有所不同,平均分别为1.36和2.14;扩展林隙(EG)和树冠空隙(CG)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中的面积比例分别为80.18%和28.37%,干扰频率分别为1.604%.a-1和0.567%.a-1。林隙干扰返回间隔期约为176 a。EG大小一般变化在140~613 m2左右,平均约为241 m2,大多数CG大小一般都变化在75~467 m2左右,平均约为85.1 m2。林隙一般是在50 a以内形成的,而30~40 a之间形成的林隙最多。大多数林隙是由1~3株形成木创造的,而由1株形成木创造的林隙最多。林隙形成木通过干基折断死亡的形式存在。星村镇桐木村茅排及观测站附近天然林中的林隙主要是由10多个树种创造的,其中不仅有第1层的树种,而且还有第2、3层的树种。最后以林隙动态理论为基础,对武夷山常绿阔叶林的经营管理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