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6917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土丘陵小流域景观空间格局动态分析——以固原市上黄试区为例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母体文献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年卷期
2005,3(2)
页码
107-112
年份
2005
分类号
S157.1
Q149
关键词
黄土丘陵
景观空间格局
小流域
试区
动态分析
固原市
景观生态系统
区域可持续发展
景观多样性
资源合理利用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格局变化
天然草地
人工草地
2004年
均匀度指数
景观异质性
景观破碎度
多样性指数
优势度指数
文摘内容
为黄土高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以上黄试区为例, 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获得计算景观多样性的有关参数, 选取斑块大小及数量、分维数、斑块伸长指数、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和破碎度等指标, 对黄土丘陵小流域10年来景观多样性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1995-2004年, 该试区总斑块数增加了6个, 斑块变化明显的主要表现为: 坡耕地及天然草地斑块分别减少19个和12个, 人工草地斑块及梯田分别增加15个和9个; 平均斑块面积及平均斑块周长分别下降了O.14hm^2和185.36m^2; 梯田、天然草地、疏林地、园地及居民点用地分维数, 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而坡耕地、人工草地、灌木林地及未利用地景观的分维数有所上升, 水浇地、川台地、乔木林地、水域景观分维数保持不变; 上黄试区景观异质性特征表现为: 均匀度指数下降5.86, 景观破碎度指数上升0.002, 人为干扰度增加1.95, 景观类型多样性指数下降0.25, 优势度指数上升0.25。目前, 试区从耕地及草地为主的景观生态系统, 转变为以林地和草地景观为主的高度异质化的景观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的干预, 是驱动该试区景观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