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油松人工林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编号 zgly000169691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油松人工林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 董从国  乔雨宁  曹扬  陈云明  吴旭  薛文艳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母体文献 西北林学院学报 

年卷期 2020年03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S718.5 

关键词 化学计量学  油松人工林  植被带  叶片-凋落物-土壤连续体 

文摘内容 为阐明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化学计量特征空间差异,分析其随气候因素变化的响应机制,以陕北黄土高原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叶片、凋落物和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油松叶片、凋落物C含量以草原带最高,但其土壤C含量最低,叶片与土壤N含量均表现为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叶片P含量以森林带最高,但其土壤P含量最低。2)叶片C∶N和C∶P以森林带最低,油松人工林生产力水平随降水梯度的升高而增加;森林草原带叶片N∶P为15.57,植被生长受到N、P元素共同限制,而森林带和草原带叶片N∶P均<14,油松生长受到N限制;土壤C∶P表现为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森林带P素释放潜力差。3)油松人工林叶片C含量随年均降水量增加而降低,N、P含量情况则相反;年平均降水、气温与土壤C、N含量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土壤P含量间表现为显著负相关(P<0.05),气候条件变化对油松人工林生长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