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9700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口蹄疫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母体文献
中国动物检疫
年卷期
2007,24(3)
页码
48-50
年份
2007
分类号
S855.3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检测技术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畜牧业生产
接触性传染病
经济损失
紧急预防
远距离传播
文摘内容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 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可快速和远距离传播。易感动物多达70余种, 主要包括猪、牛、羊等主要畜种及其他家养和野生偶蹄动物。FMD也可感染人。但病例很少。表现轻微。FMD的发病率为100%。死亡率因病毒株而异。严重时可达100%。鉴于FMD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该病列为15个A类动物疫病之首。我国政府也将FMD列为14个动物传染病之首。由于口蹄疫对畜牧业的危害和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的影响。各国都积极采取了预防和控制该病的措施。口蹄疫的有效控制关键在于早期检测。准确的检测是防制口蹄疫的重要环节。一旦暴发任何临床相似于口蹄疫的疾病都必须对其做出迅速的诊断。以便采取相应的紧急预防措施。控制和消灭本病。如果对其诊断滞后或者误诊都会导致疫情的大范围蔓延。给发病地区的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波及到周边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