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黄土高原泾河流域1960—2000年的年输沙量时空变化



编号 zgly000077435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土高原泾河流域1960—2000年的年输沙量时空变化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 刘革非  于澎涛  王彦辉  屠新武  熊伟  徐丽宏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三门峡库区水文水资源局 

母体文献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年卷期 2011,9(6)

页码 1-7

年份 2011 

分类号 P315.7 

关键词 水土流失  输沙模数  时空差异  黄土高原  泾河流域 

文摘内容 为制订合理有效的水土流失治理政策,需定量了解流域的泥沙输移总量及其时空变化。以黄土高原多泥沙的典型流域泾河为例,按有连续水文观测数据的11个水文站的控制范围,把流域划分为11个河段,统计分析1960—2000年间的年均输沙量和输沙模数在不同年代的变化和空间上的差异。结果表明: 1)20世纪60年代泾河流域年均输沙量为3.024 9亿t/a,年均输沙模数为6 672 t/(km2.a);输沙等级为强度,但空间分布不均匀,其中输沙等级为极强度和强度的河段面积占流域面积的72.6%,其年均输沙量占流域总量的86.0%;输沙等级为中度和轻度的河段面积占流域面积的27.4%,其年均输沙量占流域的14.0%。2)20世纪70年代以来,泾河流域年均输沙量开始减少,90年代已减至2.657 8亿t/a,较60年代下降了12.1%,减沙主要发生在输沙等级为极强度的河段,其减沙量占流域总减沙量的93.5%,尤其以降水较高、植被较好的西部地区为主要贡献区,而其他输沙等级河段的年输沙量基本保持不变。因此,在侵蚀性暴雨增加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植被稀疏、抵抗暴雨侵蚀能力差的半干旱地区应列为水土保持重点地区。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