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红壤侵蚀地马尾松林恢复后土壤有机碳库动态



编号 zgly000143793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红壤侵蚀地马尾松林恢复后土壤有机碳库动态

作者 何圣嘉  谢锦升  曾宏达  田浩  周艳翔  胥超  吕茂奎  杨玉盛 

作者单位 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师范大学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3年10期

年份 2013 

分类号 S714.7 

关键词 红壤侵蚀地  马尾松  生态恢复  RothC模型  有机碳库 

文摘内容 运用RothC(version 26.3)模型,并结合时空代换法对长汀河田红壤侵蚀退化地马尾松人工恢复后林地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库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反演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RothC 26.3模型的模拟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红壤侵蚀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变化趋势;RothC 26.3模型适用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马尾松林地土壤碳库的动态模拟;侵蚀退化地在马尾松林建植后,林地表层土壤碳吸存速率以非线性的形式上升,并在15—25a时间内达到最大,马尾松恢复后前30a林地土壤平均碳吸存速率约为0.385 tC.hm-.2a-1,自马尾松建植后演替至当地顶级群落(次生林)全过程中平均碳吸存速率约0.156 tC.hm-.2a-1;根据模拟结果得到的拟合方程,计算得到研究区红壤侵蚀退化地的碳饱和容量约为36.85 tC/hm2,固碳潜力约为33.26 tC/hm2。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