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我国森林覆盖率将达23%
本报讯 (记者 陈汶鑫 简工博)“到2020年,中国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3%以上,重点地区的生态问题基本解决,全国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在目前覆盖57%大熊猫栖息地的保护网络已经形成的基础上,世界自然基金会 (WWF)和中国的合作伙伴们将继续筹划建立一个跨省大熊猫生态特区,把破碎化的栖息地通过廊道连接起来,让大熊猫种群能够在山系内及不同的山系之间自由活动及交流。”昨天,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国家林业局共同举办的 “与绿色中国共成长暨WWF来华开展合作30周年”论坛上,与会嘉宾分别披露了未来中国的环保蓝图。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陈述贤透露,目前国家林业局和WWF根据中国新的规划目标,进一步深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保护与恢复、森林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提高公众保护意识等各方面的合作。
来自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的四川、陕西、甘肃三省林业厅厅长在论坛上畅想了大熊猫保护的未来,发改委的专家探讨了低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地球一小时”全球活动推广大使李冰冰和WWF湿地使者代表周敏讲述了环保理念进入个人生活、改变生活态度的故事。
在论坛上,来自莱茵河、易北河、长江、布里斯班河等全球河口城市的代表,还与WWF全球总干事詹姆士·利普一起正式启动“世界河口伙伴计划”。WWF以此为纽带,搭建平台,通过学术、技术交流等方式,携手全球河口城市的专家、学者、保护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加强环境治理、保护河口生态系统、规划基础设施,开展河流和海洋方面的研究合作等等。首批加入河口合作伙伴计划的城市有上海、荷兰鹿特丹、德国汉堡等14个城市。
图片说明:一名音乐人正在“每时,每刻,为地球”世界自然基金会荣誉日低碳音乐会上演唱。 本报记者 张驰 摄
陈汶鑫 简工博 解放日报 201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