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广西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启动冬季反盗猎的方式庆祝五十华诞








11月29日,广西成立最早的广西花坪自然保护区在管理局以启动2011年冬季反盗猎的方式度过了保护区“50岁生日”。来自桂林市林业局、桂林市森林公安局以及周边临桂、龙胜县森林公安局的领导和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全体干部职工近百人参加了当天举行的“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五十周年纪念暨2011年冬季反盗猎大行动启动仪式”。
花坪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61年,1978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第一批,广西成立最早的自然保护区,1991年11月被批准纳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保护区位于桂林市的西北部,距桂林市68公里,是我国距离都市较近的自然保护区,也是南岭越城岭山系西南支脉的一部分。保护区总面积15133.33公顷,森林面积14446.7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8.22%。保护区地跨临桂、龙胜两县的三个乡(镇)。
花坪保护区物种资源十分丰富。据科学考察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目前已发现维管束植物 208科689属150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7种;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银杉、南方红豆杉和伯乐树3种,二级保护的有14种。保护区已发现野生动物5纲种27目91科206属31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39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金雕、林麝、豹、白颈长尾雉4种,二级的有35种。
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银杉和其它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及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物物种基因库。银杉是距今两千多万年前的孑遗植物,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最早在花坪发现并命名的世界上仅存的活化石孑遗植物。1954年银杉的发现,引起了全世界植物学界的强烈反响,从此,银杉成为绿色王国的元老,中国植物界的国宝,花坪也成了银杉模式标本的产地。因此花坪这块美丽而神奇的土地随着银杉誉满全球而著称“中国的花坪,世界的花坪”。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花坪保护区浩瀚林海是桂林神奇的山水的屏障;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特别是世界上仅存的“活化石”——银杉,成为桂林乃至广西生物多样性和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名片。
冬季是不法分子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最为猖獗的季节,个别违法分子见利忘义,置国家法律于不顾,近期偷偷窜入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非法猎捕野生动物。对保护区野生动物生存构成威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花坪保护区的野生动物受法律保护,进入花坪国家保护区盗猎野生动物属于违法犯罪。为保护花坪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不受破坏,从重从快打击非法猎捕、杀害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活动,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决定与桂林市森林公安局联合开展为期一个多月的2011年冬季反盗猎大行动。为确保达到实效花坪管理局还以印刷了《花坪银杉》报保护管理版3000份作为此次执法行动的宣传盗料,把保护区内受国家保护的常见野生动物的照片和立案标准都图文并茂得一目了然展现在报纸上,在周边二县三乡散发。并联合下发了500份反盗猎大行的的联合通告,通告明确规定:严禁未经批准进入花坪自然保护区狩猎;一切进入花坪自然保护区的非法捕猎人员必须立即停止其违法行为,捣毁、收回猎具,拒不听劝阻者,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阻挠、谩骂、打击报复执法人员和举报人员者,由公安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决不姑息。通告还公布了举报电话,欢迎广大群众举报和检举、揭发违法行为。一经查实,花坪管理局将给予举报人物质和精神奖励,并给予保密。整个反盗猎大行动将分宣传、执法、总结三个阶段进行于年底结束。(通讯员:廖德宝)
据了解,以启动“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1年冬季反盗猎大行动“的方式来纪念花坪保护区成立50周年,在保护区成立五十年来尚属首次,这种既纪念了保护区成立又推动了保护区工作的方式,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
廖德宝 新华网广西频道 2011年12月05日

关键词 生态  生物多样性  野生动物  自然保护区  图片  焦点新闻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