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动植物资源调查

紫椴





编号 dzwdc0000000428

资源名称 紫椴

拉丁学名 Tilia amurensis Rupr.

资源分类 植物资源

科中文名 椴树科

科拉丁名 Tiliaceae

保护级别 国家Ⅱ级保护植物 

学科分类 220.1070;森林植物学

调查时间 1996-2001

关键词 紫椴  野生植物  资源调查  落叶阔叶乔木 

分布 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北京北部、天津北部、河北东北部、内蒙古中部、辽宁东部、吉林东部、黑龙江中部及东南部、山东中部及东部(图4-41)。海拔300~1000m。紫椴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常与糠椴、硕桦、色木槭、蒙古栎、臭冷杉、鱼鳞云杉、红松、水曲柳、花楸、千金榆、怀槐等混生。所处群落类型主要有红松林,长白落叶松林,臭冷杉林,红松、鱼鳞云杉、红皮云杉、臭冷杉林,红松、紫椴、硕桦林,杉松、红松针阔叶混交林,油松林,春榆、水曲柳林,色木槭、紫椴、糠椴林,黑桦林,白桦林,山杨林,山杨、白桦、色木槭、紫椴、糠椴林,蒙古栎林等。

数量 所处群落面积712.61万hm2,共5.10亿株,蓄积量7807.61万m3(各省资源状况见表4-69)。
表4-69 紫椴资源状况简表

评价 紫椴是上等的蜜源植物,其树形美观,花芳香,可用于绿化。其材质细密,加工性能好,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由于超采滥伐,其资源量日趋下降,胸径大于20cm的大树已不多见。如在山东,现存林分大多为天然次生林,紫椴成灌木状或幼树分布,可见其人为破坏相当严重。要严格限定森林采伐量,加快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步伐,并对自然保护区外的紫椴建立保护点加以保护管理。
按照IUCN评估标准,紫椴可列为“易受害”(易危)(VU)等级。

资料来源 中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

PDF文件 浏览全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